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和混群制度、减少环境应激因素、控制并发感染、保证猪群具有稳定的免疫状态、加强猪场内部和外部的生物安全措施、购猪时保证猪来自清洁的猪场是预防控制本病、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3、常见的混合感染:PCV感染可引起猪的免疫抑制,从而使机体更易感染其他病原,这也是圆环病毒与猪的许多疾病混合感染有关的原因。

猪圆环病毒在分类学上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为已知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
病毒粒子直径14-17nm,呈20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含有共价闭合的单股环状负链DNA,基因组大小约为1.76kb。
PCV对外界理化因子的抵抗力相当强,即便在PH3的酸性环境及72℃的高温环境中也能存活一段时间,氯仿作用不失活,无血凝活性。
现已知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
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
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
猪对PCV2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感染猪可自鼻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1、PMWS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这也是诊断PMWS所必需的临床依据,其他症状有厌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皮肤苍白、被毛蓬乱、呼吸困难,咳嗽为特征的呼吸障碍。
较少发现的症状为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
发病率一般很低而病死率都很高。
体表浅淋巴结肿大,肿胀的淋巴结有时可被触摸到,特别是腹股沟浅淋巴结。
贫血和可视黏膜黄疸。
在一头猪可能见不到上述所有临床症状,但在发病猪群可见到所有的症状。
胃溃疡、嗜睡、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突然死亡较为少见。
绝大多数PCV2是亚临床感染。
一般临床症状可能与继发感染有关,或者完全是由继发感染所引起的。
在通风不良、过分拥挤、空气污浊、混养以及感染其他病原等因素时,病情明显加重,一般病死率为10%~30%。
2、先天性颤抖的症状:颤抖由轻微到严重不等,一窝猪中感染的数目也变化较大。
严重颤抖的病仔猪常在出生后1周内因不能吮乳而饥饿致死。
耐过1周的乳猪能存活,3周龄时康复。
颤抖是两侧性的,乳猪躺卧或睡眠时颤抖停止。
外部刺激如突然声响或寒冷等能引发或增强颤抖。
有些猪一直不能完全康复,整个生长期和育肥期继续颤抖。
发病窝猪常为新引入的年轻种猪所生,这表明这些血清学阴性种猪在怀孕的关键期接触了PCV。
3、常见的混合感染:PCV感染可引起猪的免疫抑制,从而使机体更易感染其他病原,这也是圆环病毒与猪的许多疾病混合感染有关的原因。
最常见的混合感染有PRRSV、PRV(伪狂犬病毒)、PPV(细小病毒)、肺炎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PEDV(流行性腹泻病毒)、SⅣ(猪流感病毒),有的呈二重感染或三重感染,其病猪的病死率也将大大提高,有的可达25%~40%。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御机制猪圆环病毒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上患猪生产性能下降和高死亡率,使本病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因为PCV2的持续感染,使本病在经济上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抗生素的应用和良好的管理有助于解决并发感染的问题。
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和混群制度、减少环境应激因素、控制并发感染、保证猪群具有稳定的免疫状态、加强猪场内部和外部的生物安全措施、购猪时保证猪来自清洁的猪场是预防控制本病、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
2、做好猪主要传染病的免疫工作PCV2与其相关猪病的发生还需要另外的条件或共同因素才得诱发临床症状。
世界各国控制本病的经验是对共同感染源作适当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所以做好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气喘病和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确保胎儿和吮乳期仔猪的安全是关键。
因此根据不同的可能病原和不同的疫苗对母猪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
3、人工被动免疫可采取血清疗法。
从猪场的育肥猪采血(健康的淘汰种猪血最好),分离血清,给断乳期的仔猪腹腔注射。
4、自家疫苗的使用猪场一旦发生本病,可把发病猪的内脏加工成自家疫苗,据临床实践,效果不错。
但现阶段有两种观点:一是母猪和断奶仔猪同时免疫,优点是免疫效果快,基本在1~2月内能控制本病。
缺点是如果灭活不彻底,将使本病长期存在。
二是只免疫断奶仔猪,优点是免疫安全性好,基本不会使本病长期存在。
缺点是免疫效果慢,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控制本病。
5、“感染”物质的主动免疫“感染”物质指本猪场感染猪的粪便、死产胎猪、木乃伊胎等,用来喂饲母猪,尤是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喂给,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如有一定抗体的母猪在怀孕80天以后再作补充喂饲,则可产生较高免疫水平,并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
这种方法,不仅对防制本病、保护胎猪和吮乳猪的健康有效,而且对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也有较好的效果。
但使用本法要十分慎重,如果场内有小猪会造成人工感染。
6、药物预防预防性投药和治疗,对控制细菌源性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是非常可取的。
但是至今PCV2引起相关猪病的病原和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因此还不能完全依赖特异性防制措施,只能同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仔猪用药:哺乳仔猪在3、7、21日龄注射3次得米先(长效土霉素,200mg/mL,每次0.5mL),或者在1、7日龄和断奶时各注射速解灵(头孢噻呋,500mg/mL)0.2mL。
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1个月,用支原净(50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或强力霉素(150mg/kg)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mg/L)饮水。
②母猪用药:母猪在产前1周和产后1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300mg/kg)。
7、综合防制计划①分娩期:仔猪全进全出,两批猪之间要清扫消毒。
分娩前要清洗母猪和治疗寄生虫。
限制交叉哺乳,如果确实需要也应限制在分娩后24小时以内。
②断乳期:猪圈小,原则上一窝一圈,猪圈分隔坚固。
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并有与邻舍分割的独立粪尿排出系统。
降低饲养密度:>0.33m2/猪。
增加喂料器空间:>7cm/仔猪。
改善空气质量:NH3<10×10-6,CO2<0.1%,相对湿度<85%。
猪舍温度控制和调整:3周龄仔猪为28℃,每隔一周调低2℃,直至常温。
批与批之间不混群。
③生长育肥期:猪圈小,壁式分隔。
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空栏、清洗和消毒制度。
从断奶后猪圈移出的猪不混群。
整个育肥圈猪不再混群。
降低饲养密度:>0.75m2/猪。
改善空气质量和温度。
④其他:适宜的疫苗接种计划。
保育舍要有独立的饮水加药设施。
严格的保健措施(断尾、断齿、注射时严格消毒)。
将病猪及早移到治疗室或扑杀。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措施1、实验兽医生物安全措施:认真地对待引种工作,引种不慎往往是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
引进的后备母猪应进行严格的检疫,所购买的种公猪、精液必须无Ⅱ型圆环病毒感染。
2、改进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合理配制日粮。
注意通风与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
去势和注射须遵循良好的卫生和消毒习惯。
3、在猪场内禁养猫、犬,定期驱蚊蝇、投饵灭鼠。
搞好种猪群的净化,坚持自繁自养。
定期监测,合理制订免疫程序,避免过早或过多地对仔猪免疫,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仔猪的影响。
4、在猪Ⅱ型圆环病毒易感期最好不注射应激较大的疫苗,如仔猪副伤寒疫苗、口蹄疫疫苗、气喘病疫苗等,某些可以靠药物预防的细菌性传染病,如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等,可以暂停疫苗注射。